第192期「建立孩子的领袖品格」   
     合神心意的领袖素质     

祝宗麒牧师
九龙灵粮堂传道同工。

  今天,我们活在一个普遍不信任领袖的环境中,那么,仍有探讨如何作领袖的价值吗?当大家学识愈多,能力愈高,在教会群体中服侍的经验和圣经知识愈丰富,仍需要属灵领袖吗?作领袖的又会遇到棘手挑战,还有人愿意承担吗?

  或许不是因为群众知识和能力水平提升了就不需要领袖,而是现今我们对领袖的看法已改变:以往我们较期望领袖既出色又能干,一身兼数职,什至有本事作完美无瑕的大小决定;至于今日的领袖,我们要求除了具备以上的素质,还要注重内在生命质素、内心动机的纯正和谦卑学习的态度。

  重读撒母耳记有关扫罗和大卫的故事,可发现这些要素早已记载其中。综观他俩的一生,在面对不同境遇时,有数方面值得我们思考、学习的地方。

表里一致的真诚
  表里一致除了指在人前人后言行一致外,也包括真心接纳自己的强处与弱点,谦逊地作自己,不扮演原本不属自己的角色。在学习作领袖的过程中,模仿有经验的前辈无可厚非,不过若清楚自己的角色而不行动,反倒去作自己本不该作的,后果可大可小,什至会祸及他人。

  撒母耳记的作者介绍扫罗时,描述他有出众的外表(撒上九2),能为保卫国民而击退敌人(撒上十一 11),得到撒母耳的膏立(撒上十1)和人民欢迎(撒上十24),看来正是我们一般寻找领袖的条件。然而,作者却同时记载了他未能替父亲寻回失驴,又不认识当时已作先知一段时间的撒母耳(撒上九至十章),有犹太学者认为作者在此埋下伏笔,提醒读者勿光看扫罗的外表和能力,就急下判断,过早认定他是位合适的领袖。1

知进退、不僭越
  撒母耳记上第十三章记载扫罗带领以色列人攻打非利士人,战事中遇到困难,军心不稳,原本要等候撒母耳到来献祭给耶和华,却因久候不见他,扫罗为了稳定军心,便擅自献祭,结果撒母耳宣告扫罗作了糊涂事,得罪了神(撒上十三13)。若没有撒母耳的评语,我们说不定会认同扫罗的决定,但是,当理解整个故事发展后,大家便明白扫罗不单是一时糊涂,更是「没有谨守」耶和华的吩咐(撒上十三13)。扫罗的身份是国王、战士,不是祭司,纵使情况紧急,亦不应在没有求问神之下作超越自己角色的决定。
  
  反观大卫,在身为平凡的牧羊人、也不被父亲重视(撒上十六)时,已勇敢地肩负本身的职分──为保护羊群,杀退熊和狮子(撒上十七34-35)。大卫面对前来骂战的巨人歌利亚,原可穿着王赐下的战衣上阵,但他很快发现,那是他人的盔甲,一点也不适合自己,反而靠着神会保护他子民的信心,他能无惧地打败轻佻的敌人(撒上十七)。

  忠于自己的角色,就是尽力发挥一己之长,在面对过于自己能应付的情况时,安心等候帮助,并虚心寻求耶和华的介入。特别在今天,群众的知识、资源日多,大家不只期望从领袖口中获得真知灼见,更希望所跟从的领袖,能勇敢地表现真我,能认清自己的弱点,谦虚地寻求别人的帮助,不强求、不造作。

要有容乃大
  领袖不是独行侠,所以要懂得跟人相处,有容人之量,什至乐见别人比自己成功。相反,领袖若只冀盼受万人景仰,对他人充满嫉妒挑剔,谁愿意跟随呢?尤其遇到困境时,什少人会坚持留守相伴。

  在撒母耳记上第十三章提到,扫罗作战时面临困难,等不及撒母耳到来就贸然献祭,原因之一是在这关键时刻,跟随者纷纷离他而去,他一时情急,便强行献祭来试图挽回颓势(撒上十三11)。可是,众人离扫罗而去未必无因。第十四章记载了扫罗不体恤士兵的辛劳,胡乱下令,未得胜前不准士兵进食(撒上十四24)。更什的是,自大卫获人民和儿子爱戴后,扫罗就定意要铲除他(撒上十八至十九章),差点连儿子约拿单也想杀了(撒上二十33)。由此可见,扫罗的品格有着严重的缺失。

  大卫不是有了成就、得了名声才吸引跟随者,撒母耳记的作者清楚记载,就算在大卫逃亡期间,没有什么计划或出路,仍有不少人自愿同行(撒上二十二2)。这表明人愿意跟随大卫,不是因他有什么宏大愿景或改革计划(虽然这些都重要),而是他能够跟不同人相处,令人在任何景况下都甘心跟随他、帮助他。

  现今作领袖不易,若不花心思去组织队工和建立互信、不学习跟人合作,却想达到同心配搭,可说难上加难。这不单是领袖的沟通技巧或建立团队精神的问题,而是关乎领袖是否愿意放下身段,顺服圣灵的琢磨、塑造和带领,怀着成全团队一同成功的胸襟,而非追逐个人的荣誉。

  最终,成功的领袖,在于他/她能否扶助他人同样成为具成熟品格的领袖。

谦卑坦诚的回转
  在撒母耳记中,虽然扫罗似乎一身缺点,其实大卫也不完美。大卫在逃亡期间向祭司亚希米勒求助,却因撒谎而害了八十五条人命(撒上二十二11-18)、因为拿八拒绝他的请求,大卫差点在愤怒中伤害拿八一家(撒上二十五章);而大卫最为人知的恶行,要数杀害手下乌利亚夺其妻一事(撒下十一章)。大卫要为这些严重罪行承担痛苦的后果;但当他醒觉自己所作的(如拿八妻子亚比该为丈夫求情,撒上二十五23-31),或有人责备劝告他(如先知拿单指摘大卫,撒下十二章),大卫便立刻认错和回转,这确是他蒙神接纳的重要原因。
  
  反观扫罗,即使撒母耳多番劝导,他的懊悔却是短暂的,很快就被骄傲、狭隘的心胸所操控,容不下别人,容不下神。最后撒母耳预告扫罗将被取替,但他仍只关心如何有个体面的下台阶(撒上十五30)。领袖非完人,是否能从错误中学习更为重要。其实神与人都给了扫罗很多机会回转,可惜,他最终因自己的固执而落得惨淡的下场。

总结
  领袖的意思也可包含我们对身边人的影响力;不论是工作机构赋予我们的权力或责任,还是在家中与家人、子女相处中,我们身边的人必然感受到我们的影响力。作为主耶稣的门徒,我们被召在世上作为盐作为光(太五13-16),我们的行事为人若能荣神益人,就等同在神的国里服侍他,为神的使命发挥属灵的影响力;不管是带领一个人、整个家庭,又或是一个群体,别小看自己的影响力!

  今天,我相信学习作属灵领袖仍是重要的,因为教会仍肩担着作主的见证、为主服侍的责任。教会仍要栽培一代又一代的门徒和领袖,在教会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主发光。愿我们能在现今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作合神心意的领袖。

注释
1. Erica Brown, Leadership in the Wilderness: Authority and Anarchy in the Book of Numbers (New Milford: Maggid Books, 2013), p. xxiii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