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大」孩子   
     遊樂場上的啟示     

文盧麗萍

引言

近幾年來,在地鐵電梯旁或月台上都可看到有關青年人思覺失調的告示。不少青年人在進入青春期、升讀大學、完成學業、或初進社會這些期間內,從處處受家人照顧、保護,到越來越需要獨自面對家庭以外的世界,在轉接過渡期中,遇到重重障礙與困難。他們或者是不懂與人相處、或者嚴重缺乏自信、不懂處理自己的生活、在外國留學突感惶恐不安、或是初試談戀愛遇到挫折一蹶不振。

一般的年青人在成長過程中,或多或少都會遇到類似上述的困難,他們都能從或順或逆的不同經驗中學習克服困難,漸漸成熟步入成年。但是,有少部分年青人卻在這人生階段停了下來,不敢或不能再往前走。父母焦急憂慮、軟哄硬逼,都不能找出幫助他們的辦法。就這樣,有些年青人變成隱蔽青年、或思覺失調、或畢業多年也沒正式做過一份工作,也有些到三四十歲仍要向父母取零用錢。他們不是智商低能,也沒有先天性傷殘,他們的欠缺是隱蔽的,同時不幸的是在他們後天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形成的!

長不大的大孩子

讓我們瞭解一下長不大的大孩子在行為上有哪些表現。整體而言,他們的表現與年齡不符,好像那些比他們年齡小很多的兒童或少年,而且常是停滯不前:

  1. 被動、依賴、以為凡事會有人收拾殘局和作出補救、做事缺乏原動力和主動性、常要人催促提醒。
  2. 不懂照顧自己的起居飲食、個人衛生、生活秩序及時間分配混亂、日夜顛倒、不會理財。整體而言,不懂自我管理。
  3. 沒有主見和目標、不能獨立思想、不敢做選擇和做決定。
  4. 缺乏忍耐、不能面對挫折、容易退縮、畏難、放棄。
  5. 不信守承諾、沒有承擔和責任感。
  6. 非常敏感於別人對他的看法、不善交際、不喜歡參與群體活動。
  7. 缺乏自信、感到羞恥、非常自卑。
  8. 因家人經常遷就,成了家中皇帝,對父母憤怒呼喝或因小事發脾氣。

 

顯然,這種人欠缺了同齡人士的「生活技能」或「生存技能」,所以也可以理解,為甚麼他們會像受保護的野生動物,沒有信心面對外面的世界。他們不懂得工作賺錢養活自己、不懂照顧自己、不懂與人相處或投入社群,在現實社會中沒有生存能力。如果有一天父母終老再不能照顧他們,他們的境況將會非常可憐!

遊樂場上的啟示

孩子出生後,身體就進食吸收營養漸漸長大。這是必然和自然的進程。所有的孩子都天生好奇,喜歡嘗試、探索。我們在兒童遊樂場很容易看見小朋友不斷測試自己,掌握新事物,擴闊自己的能力與成功感。

不過,在遊樂場上,也可見到一些小朋友吸吮手指,捲伏在母親或祖母懷裏,備受寵愛和呵護,不敢踏出一步,只眼巴巴地羡慕其他在韆鞦滑梯上嬉戲的孩子。從那時開始,這些孩子與他們的父母之間,已播下「長不大」的種子、在上面堆起了「長不大」的土壤!

兩群孩子在遊樂場上的兩種表現,直接和父母的處理有關。且看其中的一個小片段:孩子跑得太快,跌倒了,不同的媽媽有不同的反應。甲媽媽驚慌失措,手忙腳亂。孩子大哭起來,媽媽立即抱起孩子,心痛地檢視孩子的傷口,大力用腳頓地、咒駡,然後說:「還是不要再玩了,我們去吃雪糕好嗎?!」乙媽媽卻從遠處觀望孩子,看見孩子想哭的表情,也看見孩子擦傷的膝蓋。媽媽雖然也心痛,口裏卻是平和地對孩子說:「哎唷!痛嗎?!」孩子摸一摸傷口,望了望母親,若無其事地再站起來,急著回應遠處呼喚他去玩的小朋友,不消一會已忘記了膝蓋的痛。

成長的信息、人生的功課

一個小小的經驗,卻在孩子的幼小心靈留下深刻印象,傳遞著無比重要的信息!甲媽媽的孩子對困難接收了一些負面的印象:困難是難以應付的;困難是不應該出現的;遇上困難,要責怪他人;不愉快時,要趕快逃走並找方法讓自己舒適!乙媽媽的孩子接收的是一些不同的信息:困難與痛苦,是生活中很自然的一部份;適當地處理一下,便可以再站起來;面對困難,自己可以嘗試去面對,也有能力去面對。

父母締造適當心境、支持孩子長大

如上文所提及,好奇、求知、探索、嘗試,都是所有健康孩子的天賦本能,只要他們沒有遇到障礙,便能身心健康成長成熟。所以父母若見到孩子有長不大的跡象,便應反覆思量,檢視自己,看看自己是否有一些情緒、說話與行為,錯誤引導了孩子,阻礙了他們成長。

最常見的是父母缺乏安全感,凡事恐懼擔憂,甚麼都不准孩子去做,剝奪了他們嘗試與學習的機會,令孩子膽小怕事。父母的焦慮也使他們覺得要保護孩子免受傷害,對孩子傳遞了「別人不可信,世界不可信」的信息,很自然的,孩子就因此不敢與人交往,也不敢踏出社會。這樣的父母,眼中的孩子永遠長不大,永遠做事都不濟,非要等父母的幫助才成。不知不覺之中,他們永遠把孩子當作嬰兒、把少年當作小孩子,把成年子女當作少年人。再者,這樣的父母,不能把孩子看作獨立的個體,只能把他們看是自己的延伸,或受制於自己的附屬品。孩子和這樣的父母一同生活,要成長確實是困難重重。困難的來源不在外面,卻常是來自一心以為要輔助引導他「成長」的父母!

當然,也有不少的人認為社會環境、教育制度、工作機會、富裕生活等等的外在環境也會阻礙子女的成長。正如早幾年經濟不景,青年人不容易找工作,就是一個例子。青年人如何面對這客觀困難呢?父母的反應與態度很重要,直接影響孩子是否樂觀泰然勇敢地面對,抑或畏縮、悲觀與沮喪。父母與子女在他們年幼時的遊樂場互動過程,好像仍在重覆著呢!

各位父母,若你要孩子長大,你自己也得首先成熟,找辦法克服自己內心的障礙,勇敢地支持鼓勵孩子成長!

(作者為資深家庭治療師,網址:www.LMcounsiling.com.hk)
(作者保留版權)